小鵝瘟的流行常有一定的周期性,即在大流行之后的一年或數年內不見發病,或僅零星發病,但是當小鵝瘟病毒傳入,又會引起大爆發流行。

由于各種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對此病均無治療及預防作用,所以應用疫苗免疫種鵝是預防小鵝瘟有效而又經濟的方法。在實際生產中,可以采取以下防止措施:

預防措施:
1、嚴禁從疫區購進種蛋、雛鵝及種鵝。當采購雛鵝之前,應預先了解該地區種鵝的預防免疫情況,以便購進雛鵝之后,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,防止小鵝瘟的發生。
2、飼養種鵝的場,對母鵝產蛋前15天左右,應進行皮下或肌注小鵝瘟弱毒疫苗1毫升,隔15天再注射一次,使2周后母鵝所產的種蛋孵出的雛鵝有一定的保護率。
3、對未經免疫的種鵝產的種蛋,所孵出的雛鵝,應在出殼后24小時內,每只皮下注射抗小鵝瘟高免血清0.3~0.5毫升,7日齡再注射一次高免血清0.8~1.0毫升,或者出殼后48小時內應用1:50~1:100稀釋的鵝胚化雛鴨弱毒疫苗進行免疫,每只皮下注射0.1毫升。

治療措施:
1、對已經感染發病的雛鵝,每只肌肉注射高免血清1.2~1.5毫升,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
2、在本病流行區域或已被本病病毒污染的孵坊,雛鵝出殼后,立即皮下注射高免血清,可預防或控制本病的流行和發生。
(注意:高免血清漿擴效價必須在1:8以上,因為血清用量與效價有密切關系。)